“数字民政”助推我市民政事业 高质量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21-06-21
浏览次数: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全面提升阶段,民政信息化建设也已成为推进民政部门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而加快“数字民政”转型也就成为了现阶段民政各级部门有效发挥信息化对民政事业的支撑作用和倍增效应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市民政局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不断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平台建系统,在社会救助、救助核对、智慧养老、殡葬调度等业务领域进行实践应用,实现了民政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的巨大转变。
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夯实信息建设新基础。
从2018年起,市民政局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加快推进我市民政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印发了《深入推进盘锦市新型智慧民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新型智慧民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科学调度、明确责任、专职推进,先后建立了低保信息管理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互联共享的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社会救助管理系统,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实施;依托“互联网+养老”高科技手段,统筹各项养老数据,打造了“6512349”养老服务热线、智慧养老APP、养老门户网站“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智能化、普惠化的互联共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我市老人提供高质量的居家养老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创新搭建了资源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科学化、反应及时化的殡葬视频指挥无线调度系统,形成全市殡葬重点视频点位“一盘棋”管理的工作机制,为我市“四大节日”祭扫活动文明、安全、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科学研判谋篇破题,开启数据应用新篇章。
近年来,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已嵌入各业务领域并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因各业务系统种类多样,独立性强,关联度差,致使各业务系统形成信息孤岛,数据采集难度大。从今年开始市民政局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专班,完善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集中开展系统内信息化调研工作,摸清在用业务系统及数据现状,通过周密调研、科学分析、梳理归类,打造了市民政综合大数据分析系统,建立了民政业务数据信息库,整合了各类业务数据资源,强化自建系统衔接,统一业务数据出口,有效解决了建设分散化、应用条块化、信息割裂化等信息化建设难点问题,为我市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对接和“数字盘锦”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数字赋能补齐短板,实现数字民政新突破。
为了加快数字民政建设步伐,补齐民政事业服务短板,推动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下一步将以《数字盘锦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优化民政业务流程、改进民政管理方式、转变民政工作方法、提高民政工作效率为主要目标,建设完备的民政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推进低保掌上移动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最低保障服务水平。运用“互联网+5G技术”技术加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线服务能力,加快数字智能化养老设备在居家智慧养老中的广泛应用;完善智慧殡葬管理服务平台,为公众带来便捷、透明、舒适、个性的殡葬服务;推进殡葬服务5G无线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打造出覆盖全面化、反应及时化、调度规范化的智能指挥调度系统。以民政综合管理、社会救助、智慧养老、殡葬治理业务系统为主体支撑,融合福利彩票、社会组织、社区治理、社会事务、区划地名等核心业务数据,完善全民政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撑系统,以“金民工程”“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全面推进上下联动、高效均衡的“数字民政”全面、协调、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