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回归湿地 听见自然

近者悦、远者来,把盘锦说给你听——


辽河碑林公园。林松摄

不少外地人第一次认识盘锦,是从红海滩开始的,进而喜欢上了她的生态之美。海内外游客沉醉于盘锦的旖旎红滩、绿野仙踪,感叹这座城市天生“占便宜”,拥有大自然这样珍贵的馈赠。而盘锦人更愿意用休戚与共来阐述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盘锦人爱湿地、爱家园、爱随处可见的湿地精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爱护这方水土的理由。

珍爱自然馈赠 修复天然底色

外地游客从盘锦火车站下车,不少人都直奔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如果碰见了“的哥”石冬冬,他一定会跟你讲讲自己眼中红海滩四个层次的美。作为风趣幽默又博学多才的好“地导”,石冬冬对红海滩的美有自己的见解。通常从进入五月,他平均每周要跑一趟红海滩景区,看着它由浅红到粉红到深红再到紫红,打心眼里喜欢。现在游客向他打听红海滩已经不是那个景区美不美,而是什么季节最好看,怎么走最合理。不少人提起家乡的景致,总有种最美总在别处的况味。但石冬冬说,盘锦人这几年对于湿地的情结越来越深刻,大约是经历过失而复得后的珍爱之情。

盘锦的生态之美,是大自然的一块“自留地”,然而这方“净土”过去曾被农业围垦和水产养殖等活动一步步侵占,“退养还湿”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血本无归,搁谁谁都心疼。”盘山县海参养殖户陈志海说,叫停围海养殖恢复湿地生态,道理虽然都懂,但具体到个人,很难割舍家庭这本小账。面对如此棘手的冲突,盘锦市委、市政府没有退缩,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环节多之艰辛,破解了劝导、执法、整改、修复之困难,全面完成“退养还湿”任务,实现滨海湿地所有养殖设施全部拆除,574户养殖业户全部退出,8.59万亩被占湿地全部恢复,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经历了这一切的陈志海说,原先围海养殖啥手段都使,周围野生鱼虾几乎绝迹,海鸟也没食吃。咱们这代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得给子孙后代积德。一个又一个养殖池推倒平整恢复湿地,每一米,都是盘锦人坚定不移蹚出来的。如今,这片湿地在呵护中慢慢展露曼妙的姿容,曾经的养殖池变回了湿地河滩,来此觅食的鸟儿又多了起来。

擦亮生态名片 心系湿地精灵

犹豫,迈步,展翅,起飞……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阵阵鹤鸣在鸟类人工繁育基地响起,探头探脑走出来的几十只丹顶鹤,没一会儿就飞出视野,消失在天际。苇海深处的养鹤人赵仕伟,看着这些湿地精灵翩跹起舞,内心涌起一阵“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他的那一句“人心好、鸟知道”曾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盘锦的芦苇荡是丹顶鹤迁徙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盘锦素有“鹤乡”的美誉。市林湿保护服务中心鹤类繁育保护站工作人员赵仕伟在这里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着丹顶鹤人工养殖、繁育、驯化、救助等工作。今年2月,由保护站人工孵育的101只“鹤宝宝”悠闲地感受着早春的温和。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它们已经完全适应了野化基地的自然环境和群居生活,在不断地成长中学习、掌握野外飞行、觅食等生存本领,逐渐强壮。去年年末,拍摄于辽河入海口的一条“与鹤共舞”短视频在网络里被频频转发,短短时间仅抖音短视频平台浏览量就已突破120万次。旷野里,人鹤共舞,鹤鸣悠扬,美妙的场景震撼人心。养了半辈子鹤的赵仕伟看后,深感欣慰,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壮大到一定程度,达到了生态平衡,然后再不需要养鹤人。

同为湿地精灵的守护者,30年前就创办了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并任会长的刘德天,影响和带动了一个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风气的形成。协会从成立之初的四十七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三万两千多人,成为全国会员数量最多的NGO(非政府组织),这中间的苦楚只有刘德天自己心里最清楚。而最大的收获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增强了环保意识,让更多的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环保观念,接受绿色环保教育。如今黑嘴鸥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安全,数量在逐年增加。刘德天说:“只要我们懂得给自然界让出空间,它就会还我们一整片蓝天。”

扩大生态版图 焕新城市发展

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盘锦独特的生态系统,也让盘锦的乡村之美充满韵味。多年来,盘锦乡村从过去垃圾围村,到现在的生态宜居,经历了一场美丽的蝶变。

说到这几年来村屯环境的变化,家住大洼区王家街道石庙子村的郝明卫笑得合不拢嘴。他说自己从山东老家来到石庙子村定居已经30年,他记忆中的乡村,贫瘠、脏乱,村里人娶媳妇都费劲,但乡村如今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近年来,石庙子村利用交通方便快捷、文化资源丰富、村庄环境优美的特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民宿游等项目。并利用原有的稻田排灌沟渠,改建成自行车骑行道、人行道以及电瓶车观光道。如石庙子村一般,盘锦各个乡村美好的人居环境 “点燃”了村民奔向好日子的内生动力。

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自然与人文,作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作,我市以“碧玉入盘,锦上添花”为主题,精心打造百公里健康绿道,成为全市人民引以为傲的新地标。常常在这条路上散步的王立福说:“走入绿道犹如进入森林腹地,汽车声、喧闹声都不见了,只有鸟语花香和好空气、好心情。”

青葱的树木、平整的草坪、多彩的花卉……四季公园、体育公园等13座公园分布全市各处,这些城市中的静谧之地成为周边居民聊天、健身休闲、文娱活动的好场所,带给人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喜爱轮滑的张新民说,每个公园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每个公园都有健身操的音乐和孩子们的欢笑。

亲近湿地的盘锦人积极“引湿入城”。7条水系环绕的双台子老城区星罗棋布“鹤乡园”等12个小微湿地,居民王爱珍常常在湿地公园的木栈道上走一走,在凉亭里坐一坐,“城里孩子能听到蛙声,家门口就能看看鱼呀、鸟呀,真好。”

自然之美让盘锦顺势而为,把城市轻轻放在湿地上。今年6月,盘锦市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这张有分量的“名片”得益于驰而不息的生态苦行。在绵延的时光里,盘锦人从肆意汲取自然养分到保护、还给、拥抱她的美好,进而把自然脉络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后花园”就在转身之间。

盘锦湿地“家底”丰厚

盘锦享有“湿地之都”“丹顶鹤之乡”“鱼米之乡”等美誉。

6月8日,《湿地公约》官方网站发布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盘锦榜上有名,这是我市首张经由官方认证的“国际名片”。这一殊荣是目前在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最高、分量最重、含金量最足的奖项,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生态成就。

我市拥有全省最大的湿地面积,境内分布各类湿地24.96万公顷,城市湿地率60.84%,湿地保护面积12.4万公顷。湿地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在分布的477种野生动物中,仅鸟类就有304种,其中有丹顶鹤、黑嘴鸥、西太平洋斑海豹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4种,大天鹅、灰鹤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4种。

这片广袤的湿地,是全球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和重要鸟类迁徙通道,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物种摇篮”。同时,也是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自然繁殖的最南限和越冬的最北限,大陆种群北迁的最重要、最集中的停歇地,其中辽河入海口区域也是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重要产仔地。

建市以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把湿地生态和物种保护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度重视、不断强化湿地保护工作,尤其是在湿地生态修复、黑嘴鸥种群和栖息繁殖地研究与保护、丹顶鹤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等方面,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形成并推行了先进的保护机制与措施,取得了一系列意义重大的课题成果。

对于盘锦来说,成为“国际湿地城市”既是对以往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和课题成果的充分认可,也是对未来继续强化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构建健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有力鞭策。保护湿地生态,呵护湿地物种,我们始终初心不改,态度坚定、行动坚决!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生态信仰”润泽广袤湿地
下一篇: 在“国际湿地城市”盘锦遇见“红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