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民政风采

寒冬送温暖关爱寄真情

111日起,我市各级民政救助管理部门,统一开启“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加大救助巡查频次,防止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群众露宿街头,出现冻伤冻坏现象,切实保障遇困群众基本生存权益,帮助他们顺利过冬。

 

“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启动后,我市充分发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救助管理机构加强与公安、综合执法、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和团体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做好困难群体的救助管理工作。同时,加大夜间及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和节假日等特殊时间巡查频次,重点巡查车站、繁华街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逗留和栖身的地点。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根据其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保暖用品,留下求助联系卡。目前,救助管理站已经储备充足的棉衣、棉被和食品等物资。

 

近日,市救助管理站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在双台子区红旗剧场附近的台阶上有地垫和简单的行李,但没有发现露宿人员。气温下降,站领导安排救助巡查科工作人员高度关注,工作人员连续三天也没有发现该人。终于在第四天上午发现这名男子,经工作人员积极劝导,男子同意入站接受救助。男子自述姓刘,锦州市义县人,来盘拾荒为生,近日因无钱住旅店在剧场台阶上露宿,拒绝透露其他信息。救助站又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通过人像识别,确认该人户籍为义县大榆树堡镇,当日与义县民政部门沟通后将其护送返乡。

 

对于李某这个名字,市救助管理站的每个工作人员都非常熟悉。因为在短短的6个月时间里,救助站对其已经救助了5次。今年5月份,李某因生活无着临时遇困被公安机关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通过和本人沟通及核实得知该人是盘锦本地人,36岁,家中父母都已经去世,没有固定住所,因脚部骨折未痊愈行走吃力,不能打工失去经济来源,生活遇到挫折后自暴自弃外出流浪。后来,李某多次被救助站和街道社区临时救助,遂又重复流浪,再后来拒绝入站接受救助。

 

近来气温明显下降,市救助管理站在夜间巡查中发现,李某又一次露宿在大桥下。一开始,他拒绝到救助站接受救助,通过工作人员耐心劝说他终于同意入站接受救助。入站后,工作人员和他聊天、谈心,大家轮流开导他,心理咨询师为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为了彻底解决他重复流浪的问题,市救助管理站与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系,为其查询并推荐了适合他的工作岗位,经过与爱心企业对接,李某于近日到该企业工作,经过半年流浪生活,李某的生活终于回到了正轨。

 

  “在加强救助巡查的同时,市救助管理站也在不断提升站内救助服务质量。”据市救助管理站救助巡查科科长朴金山介绍,救助管理站会根据受助人员性别、年龄和身心状况安排分区居住,分类施救。对临时陷入困境的人员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职业介绍等服务。加强救助寻亲工作,及时发布寻亲公告,会同公安机关利用指纹、人像、DNA等数据甄别查询,已查明身份信息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疑似精神障碍等特殊群体及时安排护送返乡。

 

  据了解,从2022年冬季开始,市救助管理站还推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新举措,在兴隆台区、双台子区部分社区附近的20个福利彩票销售站设立“救助引导点”,发挥前哨作用,及时发现报告,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在双台子区设立区域性临时救助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和务工不着、寻亲不遇等临时遇困人员就近接受救助;广泛发动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安保人员等热心群众,提供流浪乞讨人员线索。全市各救助管理机构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公安、综合执法、卫生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全力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市民政局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下一篇: 我市表彰“最美银发社区管家”及“优秀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