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top_img.png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提案》(第170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26 浏览次数:28

易朗、赵琳、张晓菊、李敏、徐志强委员

提出的提案已收悉从提案中看到了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感谢。针对提案的内容,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现状

我市共21个镇、27个街道,285个村、256个社区。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8.5万,60岁以上老人34.5万,占比26.8%。养老机构76家,其中县区级以上公办福利机构5家,农村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62家,机构养老床位共5100余张,床位入住率50%。全市现有社区便民食堂14家,其中,盘山县1家、双台子区5家、兴隆台区7家、大洼区1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41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85个,覆盖率为100%。近年来,我市获得全国第二批、全省3个批次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累计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通了65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全市10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免费提供“五助一护”上门服务。推广一批上门服务企业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辽河养老服务公司等成为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典范,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政策体系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主体地位,更好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的愿望和需求,我局制定出台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规划,明确了各年度工作的任务目标,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牵动,以困难失能老年人为重点,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317户适老化改造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的舒适性。2024年,将继续扩大适老化改造对象覆盖范围,继续开展317户适老化改造工作,让更多的困难家庭老年人享受到适老化改造给居家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扩大街道层面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通过新建、改扩建或养老机构赋能的形式,全市已有18个街道建成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具有全托、日托、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上门服务、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功能,覆盖率67%。今年年底前,将继续扩大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年底前完成74%覆盖率目标。

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局认真落实《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政策的通知》,指导养老机构和补助对象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工作。

2.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为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促进养老机构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我局委托鼎信商业学校对全市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操系统培训,完成4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今年将继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目前培训计划正在制定中,年底前完成4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

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1.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统筹政府闲置房产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一步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以兴隆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为试点,明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职责、完善服务功能。推进社区便民食堂、助餐点建设,提高社区覆盖率,探索制定给予老年人差异化补贴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优惠政策。

2.开展“五社联动”关爱老人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失独、退伍老兵低保高龄老年人普遍存在家庭照顾缺失、心理压力大、兴趣爱好少、社会交往少等情况。围绕这五类人群开展心理咨询、亲情陪伴、文化娱乐等关心关爱服务,让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3.推动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按规定将机构内食堂、洗浴、娱乐、康复等设施向周边老人开放,逐步扩大老年人活动场所范围,实现更多的为老服务资源共享。

4.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从2020年开始,先后引进北京普天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江阴澄乐居养老服务中心为我1000余名困难家庭老年人开展一定额度免费的“五助一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护理服务”。在养老服务清单以外,引导服务人员增加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内容,更加关注困难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文化养老工作

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20]11号)2022年全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民函[2022]6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提升文化养老服务质量和内涵,让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1.提高养老机构文化养老内涵,开展文化养老调查和分析。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调查和登记,尤其是调查老年人退休以前的学历、职称、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以及目前想要做成的事情和目前的爱好需求,进行统计整理并建立文化档案,在整合老年人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将老年人日常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细化,细分为书画类、棋牌类、舞蹈类、手工类、唱歌类等。在国家重大节日如春节、重阳节,举行活动,如茶话会或者聚餐等,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2.抓养老机构文化养老。以市社会福利院、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盘山县得胜村互助幸福院为代表的养老机构,普遍开设了老年大学、老年讲堂等文化养老项目,开设了茶道、养生、书法、器乐等几十种相关特色课程专业授课和学习,这些机构为养员、社区老人、社会老人提供了丰富的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主的文化活动,丰富、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3.推动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按规定将机构内食堂、洗浴、娱乐康复等设施向周边老人开放,逐步扩大老年人活动场所范围,实现更多的为老服务资源共享。

4.是抓城乡社区文化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期间,我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同时积极推进嵌入式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不同人群对养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目前已建成收住养员并运营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有22个,例如在兴隆台区渤海街道兴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集医疗康养、文化娱乐、饮食等为一体的综合养老场所,三楼的公共活动区域对本社区的老年人开放,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康复训练指导,定期对老人开展手指操训练,增强老人手指的协调性。

我们相信您的提案一定会大大促进我们的工作。感谢您关心关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

联系人:杨洋

联系电话:15942788827

 

 

               盘锦市民政局

               2024年8月21日

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等提案》(第170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26 浏览次数:28

 

易朗、赵琳、张晓菊、李敏、徐志强委员

提出的提案已收悉从提案中看到了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感谢。针对提案的内容,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现状

我市共21个镇、27个街道,285个村、256个社区。202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8.5万,60岁以上老人34.5万,占比26.8%。养老机构76家,其中县区级以上公办福利机构5家,农村敬老院9家,民办养老机构62家,机构养老床位共5100余张,床位入住率50%。全市现有社区便民食堂14家,其中,盘山县1家、双台子区5家、兴隆台区7家、大洼区1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541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56个,农村互助幸福院285个,覆盖率为100%。近年来,我市获得全国第二批、全省3个批次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项目,累计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开通了65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全市10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免费提供“五助一护”上门服务。推广一批上门服务企业机构。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辽河养老服务公司等成为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典范,我市养老服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政策体系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的主体地位,更好满足老年人就地就近养老的愿望和需求,我局制定出台了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工作的重点和规划,明确了各年度工作的任务目标,以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牵动,以困难失能老年人为重点,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圆满完成了317户适老化改造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的舒适性。2024年,将继续扩大适老化改造对象覆盖范围,继续开展317户适老化改造工作,让更多的困难家庭老年人享受到适老化改造给居家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扩大街道层面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通过新建、改扩建或养老机构赋能的形式,全市已有18个街道建成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具有全托、日托、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上门服务、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功能,覆盖率67%。今年年底前,将继续扩大街道层面养老服务综合体覆盖率,年底前完成74%覆盖率目标。

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我局认真落实《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完善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政策的通知》,指导养老机构和补助对象开展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工作。

2.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为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促进养老机构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我局委托鼎信商业学校对全市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操系统培训,完成4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今年将继续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目前培训计划正在制定中,年底前完成400名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

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

1.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统筹政府闲置房产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一步完善镇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以兴隆台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为试点,明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职责、完善服务功能。推进社区便民食堂、助餐点建设,提高社区覆盖率,探索制定给予老年人差异化补贴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分类优惠政策。

2.开展“五社联动”关爱老人服务。重点围绕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留守失独、退伍老兵低保高龄老年人普遍存在家庭照顾缺失、心理压力大、兴趣爱好少、社会交往少等情况。围绕这五类人群开展心理咨询、亲情陪伴、文化娱乐等关心关爱服务,让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3.推动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按规定将机构内食堂、洗浴、娱乐、康复等设施向周边老人开放,逐步扩大老年人活动场所范围,实现更多的为老服务资源共享。

4.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从2020年开始,先后引进北京普天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江阴澄乐居养老服务中心为我1000余名困难家庭老年人开展一定额度免费的“五助一护”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护理服务”。在养老服务清单以外,引导服务人员增加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内容,更加关注困难老年人身心健康。

四、文化养老工作

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20]11号)2022年全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民函[2022]6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全提升文化养老服务质量和内涵,让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1.提高养老机构文化养老内涵,开展文化养老调查和分析。对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调查和登记,尤其是调查老年人退休以前的学历、职称、身体状况、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以及目前想要做成的事情和目前的爱好需求,进行统计整理并建立文化档案,在整合老年人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将老年人日常文化娱乐生活进一步细化,细分为书画类、棋牌类、舞蹈类、手工类、唱歌类等。在国家重大节日如春节、重阳节,举行活动,如茶话会或者聚餐等,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2.抓养老机构文化养老。以市社会福利院、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盘山县得胜村互助幸福院为代表的养老机构,普遍开设了老年大学、老年讲堂等文化养老项目,开设了茶道、养生、书法、器乐等几十种相关特色课程专业授课和学习,这些机构为养员、社区老人、社会老人提供了丰富的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主的文化活动,丰富、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3.推动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开展延伸服务。鼓励养老机构打开围墙,增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按规定将机构内食堂、洗浴、娱乐康复等设施向周边老人开放,逐步扩大老年人活动场所范围,实现更多的为老服务资源共享。

4.是抓城乡社区文化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期间,我市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同时积极推进嵌入式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满足不同人群对养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目前已建成收住养员并运营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有22个,例如在兴隆台区渤海街道兴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集医疗康养、文化娱乐、饮食等为一体的综合养老场所,三楼的公共活动区域对本社区的老年人开放,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康复训练指导,定期对老人开展手指操训练,增强老人手指的协调性。

我们相信您的提案一定会大大促进我们的工作。感谢您关心关注全市养老服务工作!

联系人:杨洋

联系电话:15942788827

 

 

               盘锦市民政局

               2024年8月21日